(导读)革故方能鼎新,布新必先除旧。“鼎颠趾,利出否”,是本卦的第一个譬喻。将鼎颠倒,是为了顺利地清除掉鼎里面的腐败之物。王弼注:“否,不善之物也。”借喻旧政权遗留下来的不合理规章制度、陈腐观念、遗老遗少等。“得妾以其子”,是第二个譬喻。
既然人死后要进入阴间,那么为了使死者能在阴间过得好,当然就要好好地选择和修建墓地了;墓地选择得越好,坟墓修建得越好,人在阴间就越能享福,并且还会“福荫子孙”。这本来是毫无根据的瞎说,但许多人却深信不疑。就是在改革开放,大力倡导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今天,仍有许多人对此执迷不悟。鼎卦中讲了什么
鼎卦中的道理
在埋葬死者时,除了选地修坟大兴土木外,还不惜借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便利条件,举办隆重的殡葬仪式,以至耗费巨资,将纸扎的奢侈品诸如电视机、电冰箱、高级音响和名牌轿车,甚至贵重的金戒指和项链等等,焚化或陪葬,以供死者到阴间享用。这种迷信活动在—些地区的泛滥和猖獗,与我们正在大力倡导和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已经并仍在产生严重的后果。
此卦的形状像鼎,所以叫做“鼎”卦。“巽”下“离”上,“巽”为木“离”为火,将木材放入火内烹煮东西,这就是鼎。圣君用鼎烹饪,用来祭祀上帝,又大量地烹煮食物以供养贤人、圣人。再者,巽卦顺从,离卦光明,耳聪目明而又顺从,这是圣王供养圣人所得到的奖赏,“六五”柔顺而居君位,有阳刚的“九二”与之相应,表示“六五”能虚心地接纳供养圣人、贤人,所以大为亨通。凝:凝重。亨,通烹。
与“革”卦的革旧不同,“鼎”卦侧重于变陈出新。古代任一新朝创立,首先铸鼎、书以律令,由此宣告新时代的开始。
火风鼎本卦借烹物化生为熟,比喻事物调剂成新之理,其中侧重体现“经济天下”、“自新新人”、“革故鼎新”的意义。同时本卦六爻的正反面喻象集中揭示了本卦的中心思想:鼎器功用之所以能成,事物新制之所以成立,必须依赖贤能。起用贤能,方能除旧布新。而升擢人才,必须知人善任,给他内在的动力。
[火风鼎例解]
广纳贤才,革故鼎新巩固新政权,莫过于养贤,也就是储备人才。养贤用贤,则意味着对陈旧腐败的消除,选拔人才,必须量才,做到知人善任。倘若任人惟亲,用人不当,必然招致祸患。明君贤士,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贤能致仕,宜如温玉一般,刚柔相济,才会无往而不利。
清朝定鼎北京后,在短短的十七八年里,基本上在全国范围稳固了清朝的统治,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吸收了大批明朝官员加入到清统治者的队伍中。为拉拢明朝旧官,多尔衮和顺治帝在任用汉人方面采用了“邪正兼收”的方式,不管是东林党还是宦党,只要能为我所用,就过往不咎。
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顺治帝说:“国家用人,着眼于叫他立功,而不是叫他再犯错误……冯铨,原阉党骨干,本来没有什么明显的错误,且博通典故,熟悉政事,因此特地召用,以使他自新。”任命他做了弘文馆的大学士,第三年加了“议和师”衔。冯铨受此礼遇,干得也更加卖力,为清初统治者出了不少主意。顺治十六年,以太保、中和殿大学士衔退休养老。
顺治十年,顺治帝叫洪承畴经略江南时,明确指示“抚、镇以下听其节制,兵马钱粮听其调拨”,“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没因洪承畴是个汉族降将,就与满族将领有区别。因此,洪承畴随军南下,攻城劝降,含辛受骂,在所不辞。洪承畴派人迎母于闽,母至,见承畴而大怒,操杖击之,说,“迎我来,将使我为旗下老婢么?我打死你,为天下除一害!”承畴仍不为母言所动,继续为清廷效力。最后干到双眼几乎失明,也毫无怨言。
多尔衮和顺治皇帝采取广用汉臣的手段,解决了清廷所需大部分官员的来源问题,靠不咎既往的策略稳住了这些人的心,从而使满族统治者在较短时间里逐渐在全国站稳了脚跟,使社会局面很快出现了一派全新景象。这不能不说是“鼎”卦在清朝统治者手中的具体运用所起到的良好效果。
〖鼎卦中讲了什么〗http://www.88hu.com/zhouyi/huofengding/16170.html, 关于火风鼎相关的鼎卦中讲了什么的文章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88虎运势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