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谓气象之变化乃国家大事,那么,气色之变化则为个人大事,因气象之变化,对一个国家之经济发展和人民之生命财产实在影响重大,是以各国政府均设有气象之研究和预报机构。传说我国某朝代某宰相,一日在上朝途中遇见有群众械斗闹事,车夫于是停车不前,宰相询以何故停车,车夫答以路旁有群众械斗闹事故而停车,宰相闻言后未有反应,而命车夫继续前行。不久,途中又遇见一老农于路旁卖菜,宰相见之命车夫速停车,并下车观看询问良久始返,车夫奇而问之,先前路旁发生群众械斗宰相不闻不问,现在看到农夫卖菜何劳宰相亲自观看询问?宰相答以群众械斗乃京师官吏主管之事,而老农所卖之菜因与时令有所不符,是否因气象变化之缘故,而气象变化则关系国计民生颇钷,余为一国宰相,焉有不加闻问之理?同样道理,气色之变化对一个人生平之吉、凶、祸、福亦会导致重大的影响自然不在话下,因此笔者尝谓气色之变化乃个人之大事,吾人焉有不加研究之理?
综合古籍各家所言,气色系因七情六欲所发,即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及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欲所生的意念所发。或因酒色所发,或因自身之体质变化及脑组织骨骼和内脏病变等原因所发,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的道理也。凡人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上之变化,或酒色等肉体上之刺激,或健康发生变化引致“生理短路”所冲击,无不影响吾人之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因而引发西方人及日本人所谓之“血色素”之变化,在中国人相学上则谓之发出“五行”气色,呈现在面部之重要部位(即三十六宫)。大体言,红、赤、紫色属“心火”所发,青色属“肝木”所发,黄色属“脾土”所发,白色属“肺金”所发,黑色属“肾水”所发,得时令及宫位者为吉色,反时令及宫位者则为凶色。以上说明气色系因内在外来之各种生理、病理及心理因素与时令和宫位感合所引发,而后见之于面形之于色,应验于吾人之生活工作环境,和际遇之顺逆及健康状态等,所以说气色是吾人一生运程——吉、凶、祸、福——之寒署表实不为过。然而吾人可否藉自身之意志力将气色加以改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盖修身可以养性,性和则血全,血全则神安,神安则气壮,气壮则色明。孟子主张“养气” (养浩然正气及身体元气),气可藉修持而获得,此即“七分天命,三分人事”之道理也。(注:天命即遗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