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相学的图文分析
(导读)通过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袁天纲的相术水平可谓精深莫测,其所观相,必是准确有据,不以虚言,如说马周寿不长,那是因为马“面泽赤而耳无根,后骨不隆”的缘故。这种大师级水平,自是江湖术士无以望其项背的。那么袁天纲父子的历史事迹有哪些呢?这就是这节我们要说的重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袁天纲在居官、看相之暇,还将其对相术的见解、看相经验著录于书,使后人得以窥其精要。他们相术著作,据《新唐书.艺文三》载,有《相书》七卷,《要诀》三卷;《四库全书总目·存目》有《九天玄女六壬课》一卷,为宋元时术士托名袁天纲撰;据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载,除了《相书》、《要诀》二种,袁氏相书还有《人伦龟鉴赋》一卷、《气神经》五卷,《骨法》五卷三种。可见,其著述相当丰富。
袁天纲之子袁客师,秉其家学,亦精于相术。传说他曾与人渡江,船甫离岸,他就大喊,要船工把船摆回岸边,同行的人好生奇怪,纷纷询问缘故,客师说:“船上的人鼻孔之气都是墨色,千万不可渡江,否则有覆舟之险。”正说着,有一个跛脚背负的男人径直上了船,客师马上说:“贵人来了,我们可以渡江了。”果然,船到江中,狂风骤起,渡船颠簸摇摆,险情迭起,但最终还是抵达彼岸。同行人莫不惊叹袁客师的功力。
袁天纲父子在相术史上独领风骚,名震相坛,以至不少相士竟攀龙附凤,或托名而作书,或借“袁天纲真传”而为幌,最后以至鱼目混珠、浑水摸鱼。袁氏父子灵魂有知,其可笑乎?
张憬藏唐代与袁天纲齐名大相师就是河南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北)人张憬藏。张氏的生卒年月、生平事迹亦不可考,从他曾经给姚崇等人看过相的史实来看,他大约是唐太宗时人。
感情运不好的女子面相
唐太宗时,太子詹事蒋俨来向憬藏请教前程,憬藏对他说:“公厄在三尺土下,尽六年而贵,六十位蒲州刺史,无有禄矣。”后来太宗将讨伐高丽国,蒋自告奋勇为使者,路上被莫离支捕获,虽百般折磨,仍坚贞不屈,敌兵只好把他关在地窖里。6年后,高丽国被克平,他才返国。太宗赞赏他的忠义,擢为朝散大夫。60岁时,果进为蒲州刺史,以政绩显名。
时人刘仁轨和乡人靖贤来请问命运之事。憬藏说:“刘公当五品而谴,终位冠人臣。”又对靖贤说:“君法客死。”靖贤嘲讽了憬藏一番,气愤地说:“我三子皆富田宅,吾何客死?”谁知没多久,靖贤的三个儿子就死了,田宅也被卖光了,靖贤果然死在朋友家中。刘仁轨后来当了尚书仆射兼太子宾客,知掌政事,武后时,改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其死后,“百官赴哭”。真是“位冠人臣”,“州党荣之”。
魏元忠年轻时,有一次,跑去找憬藏看相,左问右问,憬藏竞一言不发,魏恼羞成怒,愤愤地说:“穷通有命,何预君邪?”说完.拂袖而去。憬藏立刻站起来,迎上去说:“君之相在怒时,位必卿相。”元忠为人跌荡少检,勇于谏言,大义凛然,累遭同僚构陷。有一次,武后对他说:“卿累负谤铄,何也?”元忠同答说:“臣犹鹿也,罗织之吏如猎者,苟须臣肉为之羹耳,彼将杀臣以求进,臣顾何辜?”其性格为人如此。圣历二年(699年),元忠辽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果应憬藏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