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相学中财运很好的面相
(导读)20年代初相术的发展史,20年代初的广西军阀陆荣廷(1859-1928年)就是一个非常迷信,对相术有浓厚兴趣的人。陆荣廷生长于山野,身材魁梧,胳膊粗壮,有微黄带红的脸盆,宽阔稍长的面型,大耳朵,高鼻梁,粗眉毛,眼细长有神。在龙州落草时,常住山洞,与惯贼张拉珠合伙抢劫,常因分赃不平而翻脸大闹。
有一回闹得很凶,张记恨在心,趁陆在岩中熟睡,张向陆开了一枪,想致对方于死地,不料陆张着嘴巴睡觉,这一枪只打伤了他的右嘴角,陆猛然跃起,张赶快跑了。陆荣廷只因吃了张拉珠这一枪,后来嘴就有点歪'上下唇对不正,影响了脸型的匀称.但却显得沉毅而威严,谁只要见他一面’再也忘不了他那个长相儿。有一次在督军署里,身边的人在谈面相,张说王的脸像个啥字,李又说赵的脸像个啥字,陆荣廷禁不住打趣问:“我的脸像哪门子字?”身边的人回答说:“老帅的脸像个‘母’字。”说完哄堂大笑'陆也哈哈大笑起来。说实在的,陆的长相并不怎样“非凡”,可是他发迹后'就有相士说他生就一副“贵相”,如“剑眉、虎目、河口,视远极明”,“阴阳眼、卧蚕眉、口大容拳一等,这样一来,陆本人也认为自己多次大难不死'后来又为一方督军,是长相不凡的缘故。
陆荣廷在广东当督军时,广州街上随处可见看相的人,叫“麻衣星相”,通称。算命先生”。有一次,陆荣廷怀疑相士说自己相貌不凡’是因为相士知道自己身为督军的缘故,是相士的谄谀之言,他便打扮成农民模样’后面跟着两个便衣卫士暗中保护,大摇大摆地来到街上看相。陆在广州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身材魁梧,没有手茧,还带随众,即使化装成农民模样,也瞒不过江湖相士的眼睛。这个相士知道对方是个“人物”,想着好好奉承一番,多得点命金,谁知他仔细·看陆荣廷的面相,是一副眼睛一大一小,口大脸歪的怪相,忍不住笑了起来,说:“你本来当了大官,为什么装成这个模样?真系有(没有)衰揾(找)来衰!”陆荣廷也不责怪这个相士,讨了个没趣便打道回府。从此,在广州便流行了这句歇后语:“陆荣廷睇(看)相,有衰韫来衰。”
陆荣廷迷信相术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事实上,当时的军阀大多迷信,有的甚至带着相士征战沙场,兼作谋士之用。国民党统治时期,相术还是一样在上流社会底层流传,看相的风俗还是一样淳厚。
面相学耳朵能摄住男人的魂
解放以后,政府号召人民破除迷信,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同时严禁搞封建迷信活动,相术从此一蹶不振,相士也跟着销声匿迹了。不过,由于文化水平的落后,广大农村中还有一些农民迷信命运,相信只有命运才会改变自己的境况。迷信是相术生存的土壤,只要人们的观念里还有迷信的种子,遇到合适的气候,它就会冒出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解放的浪潮,,股沉在水底很久的浊流也不时地翻滚上来,其具体表现是一些相术书籍被牟利的人偷偷地刊印出来;而且印数小少,得利颇丰;在街头、旅游胜地不时可看到当代相士的身影,他们虽然还是躲躲闪闪,但一心想看相的人还是可以寻到他们的足迹。一种已经消失的风俗似乎又有了复原的势头。
相术再生的另一个动力是来自港台风浪的冲击和影响。当相术在大陆消失的时候,港台地区还保持着看相的风俗,相书广为印行。当大陆改革开放的窗口打开后,看相风俗随同商品加工材料、进口产品等挟风而人,进一步煽起了内地得风便生的看相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