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圣人的异相,以今天的审美观来看,我们的圣人的面相是有问题的,也不符合今天的审美观。而且,就姑布子卿的观点来看,孔子与先前的圣人们,只有形似,而“从届视之”,则不及四圣,大概是说孔子建立不了当世的功业,只能在届人那里获得尊崇。当时的社会,乱象横生,孔子以文化救国的方针,在当时不会有效。孔子的命运,只能是“丧家之犬”一样,没人管,没人顾,可怜得很。姑布子卿这番品头论足,让老夫子也没有了话说。
有没有人给孟子看过相,目前没有资料记载。但是,孟子本人也懂相术,而且善于从人的外貌观察其内存的品性。我们看一看孟子对于相学的精辟见解: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嘹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离娄上》) 这段话就是说: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看这个人的品德如何,就看他的眼睛,他的眼睛是不会说谎的。一个人心中要是坦坦荡荡,那么他就会直视你,大大方方的;如果这个人内心有鬼,他的眼神就会躲着你,闪闪烁烁,不也正眼看你。听他的话语,看他的眼睛,直接可以给一个人作出结论,绝对不会有错! 那么,怎么听他的话语呢?“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屈其守者其辞枝。”,《易经》里面早就给了结论。
孟子的这段话是相术的真言,为历代心相论者奉为圭臬,精辟地论述了人之外貌与内在思想的关系,对日后相关的心相论有重要指导意义。
就象伯乐相马一样,先秦的桕士们对人相的研究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百家争鸣,思想的发展为相士们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因果类推以及传统的逻辑思维,先秦的思想家们认为人们的寿命、性格、命运不同,并且根据实践经验,人的外表与之有相当地联系,那么,研究人的形体上的不同特征,当然能够判断一个人的禀性、寿天、贤愚、穷通。人的长相,就和甲骨上的兆纹、用蓍草起的卦一样,天然地可以预示现在和未来。这一思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又与当时的哲学思想、认识水平相一致,因而得到了当时的主流意识的普遍认同。在当时的社会,上到君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对相术有一定的认知,并且有意识地对其加以运用。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我们今天看起来理论相当粗糙的先秦相术,在当时却有先进的意义。相学虽然有相当的神秘性,比起求告于祖先与鬼神的神学来,却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相学的出现,打破了天命论对当时意识形态的控制,对于当时的哲学思想与文化的进步,无疑是有积极的作用。
〖孟子懂相术吗〗http://www.88hu.com/xiangshu/mianxiangxue/10482.html, 关于面相学相关的孟子懂相术吗的文章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88虎运势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