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易经是中华传承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也是许多人所爱好的国学之一,但是如何正确学习易经六爻知识却不是那么容易,当然,如果找到了窍门的话会变得简单许多,接下来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小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易经
1.什么是易经
易经,单从名字来看,变动不居为易,圣哲彝训为经。易经六爻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易经的英文名,既是Book Of Change。依据传统的说法,易字有三层含义,即变易、不易、简易。世间一切现象都在变化中,是为变易;变动中存在永恒的真理,是为不易;而掌握规律,以简御繁,是为简易。若从文字结构的角度来看,易字上日下月,象征了阴阳的交替变化。易经,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2.周易跟易经的区别
老实说,这两个概念在平常经常会被混用,不过我们还是稍微做一些区别吧。古人云,古有三易,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古人又云,易更三圣。一般来说,我们把孔子之前的,不包括易传的易,叫做周易,而把孔子之后的,加上了易传的易,叫做易经,是比较准确的。毕竟按照从唐代开始的书籍四分法,易经是归于经部的嘛。(经为儒家经典)。
易经由什么组成
3、易经的体例
每一卦都有三部分组成,卦画、卦辞、爻辞。
首先,卦画。每一卦都有自己独特的卦画,这些图案被易学家看做比卦辞、爻辞更有象征意义和表现力的部分,是每一卦的核心。这就好比一幅画和一段文字给人的感觉,就算都是描述同一种东西,画也会常常给人更多的遐想和发挥。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下面三爻组成下卦,又称内卦,上三爻组成上卦,称为外卦。
其次,卦辞。每一卦也有自己独特的卦辞,就是卦画下面的那句话。如果把卦比作一种药,那么卦辞就是其独有的“说明书”。后世学者没有三圣作易演易的大德,靠的就是卦辞爻辞来理解易经这部天书。
最后,爻辞。
每一卦都由六个爻组成,自下而上分别称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同时由于偶数属阴,奇数属阳,易经在称呼每一爻的时候以“九”表示阳爻,“六”表示阴爻。这样,如果初爻为阳爻,那么就是“初九”,为阴爻就是“初六”;同理,五爻为阳爻,称“九五”(所谓九五之尊),为阴爻,称为“六五”。
紧跟在“初六”、“上九”这些东西后面的那句话,就是爻辞。每一爻都有自己的爻辞,可以说是这种药的成分指南,正是每个爻本身和相互作用,组成了一卦的丰富内容。
举个例子来说,水火既济卦是由上卦“坎”卦、下卦“离”卦组成,自下而上为初九、六二、九三、**、九五、上六。“《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就是本卦卦辞;“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就是初九的爻辞。
两者有什么区别
4.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区别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是一个基础性的课题,大概可以写一本书或者毕业论文,我也不在这凑热闹了。
传说中先天八卦是伏羲作的,故称伏羲八卦;后天八卦是文王作的,故称文王八卦。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实用的莫过于八卦方位了。
5.爻与位的简单关系
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一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处相通的。
单就一爻来看,根据该爻所处的位置,有当位和得中两个重要的观念。
所谓当位,又称得正,是指爻所处的位置与自己的爻性相匹配。古人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所以初、三、五位为阳,二、四、上位为阴。当阳爻居阳位或阴爻居阴位时,即是当位。例如初九,上六。而如果反过来,就称为不当位,如初六,上九。
所谓得中,是指爻居二、五之位,因为二五分别居下卦与上卦的中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所以一般得中的爻,爻辞都很好,这也告诉了我们一种做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