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学说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对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百姓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行,指是五种物质元素,即: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是万物的起源和根据。一物对另一物有促进作用,或相互促进,即“相生”,而一物对另一物起抑制作用,或相互排斥则为“相克”。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土克水。小编为大家介绍羊年从古代五行相生起名法给羊宝宝取名,一起看看吧!
随着五行学说和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普及,认为天地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世间诸般和谐皆由于五行的生克制化,因此起名也可依照五行的原理进行。这样五行起名法融入了社会生活中。五行相生起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我们知道五行相生的关系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人们觉得五行相生来表达长幼有序,朝代更迭会生生不息,代代相承。从下面的例子中可以知道古代从名流、权臣到皇帝的一些遵循五行相生起名法的实例:
南宋理学家、大儒朱熹,其父亲名字朱松(木),朱熹(火)的儿子名字为朱在(土)。一家三代木生火,火生土,生生不息,绵延不断。
南宋的奸臣秦桧的一家三代的名字也是合五行相生法。秦桧(木),它的儿子秦熹(火),孙子的名字为秦埙(土)。所以也是木生火,火生土,按五行相生的顺序。
明朝皇帝的名字从明成祖朱棣开始,随着朝代的更迭,也是依五行相生的次序起名(如下所示):
成祖·朱棣(木)→仁宗·朱高炽(火)→ 宣宗·朱瞻基(土)→英宗·朱祁镇(金)→ 宪宗·朱见深(水)→孝宗·朱佑樘(木)→ 武宗·朱厚照(火)→穆宗·朱载垕(土)→ 神宗·朱翊钧(金)→光宗·朱常洛(水)→ 思宗·朱由检(木)
由上可见明朝皇帝也是按五行相生关系取名: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 以此来维系相生和谐的皇家血脉相承。
除了五行相生法外,后来民间比较流行的是“生辰八字”五行补缺起名法(留在以后讨论)。
阴阳五行学说可以说对中国所有方术活动都有影响,起名也不例外。《孔子家语·五帝》中说:“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阴阳学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之一,发端于原始文化的氛围中,系统阐释和发挥要推《周易》。《周易》宣称“一阴一阳之谓道”,即阴阳二元是万物构造之法则,万物均可以阴阳去概括,阴阳相生相克而有“易”(变化),而有万物之化生。
五行,指是五种物质元素,即:水、火、木、金、土。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阴阳家)认为,这五种物质是万物的起源和根据。
战国时期,五行相生相克(亦称相生相胜,五行生胜)的学说颇为流行,朴素唯物论认为:一物对另一物有促进作用,或相互促进,即“相生”,而一物对另一物起抑制作用,或相互排斥则为“相克”(亦称为“相胜”)。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土克水。
《说文·五部》中段玉裁注:“水火金木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的,对中国天文、历史、医学等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至今中医学仍以五行学说来说明脏腑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比如,中医认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等;另外,中医还在临床上以五行生胜理论来解释内脏间互相资生和互相制约的关系,如肝能制脾,称为木克土;脾能养肺,称为土生金等。在治疗方面,如肝病犯脾,则采用抑肝扶脾的治疗方法,称为抑木扶土。